close

教學樓里高懸樓道管理規定 CFP供圖
黃色厚海綿還堆在地上 春城晚報記者 趙希 攝

隔壁單元的樓梯,與事發現場樓梯規格一樣。 春城晚報記者 趙希 攝
  昨天經歷踩踏的孩子,在回憶事發經過時連稱:“就是幾分鐘里的事情,太可怕了。”而在他們的講述中,多名受訪孩子說自己是從大海綿里爬出來的。這個“大家 夥”立在樓道邊,突然倒下來,砸到人,引起恐慌和擁堵,最終發生踩踏。孩子們口中的“大海綿”究竟是什麼?慘劇又是在怎樣的空間里發生?昨天下午4點半, 晚報記者進入明通小學現現場,試圖還原事件經過。
  事發在老舊居民樓

  樓道很窄不超過1.2米
  明通小學校園內有兩棟分屬不同年級的主、次教學樓,在操場一角的鐵柵欄外有兩棟一模一樣的居民樓,7層樓高,外貼卡其色瓷磚,外牆斑駁。其中靠外的一棟, 統一掛著白布窗帘,或脫落,或變舊發黃。一位家長說,學校給一、二年級學生提供了午休的場所,就在這棟居民樓內,它與學校一牆之隔,校內有小門通往該小 區。
  下午5點,警方在現場取證調查,宿舍樓前小小的紅色鐵門緊鎖。透過鐵柵欄,記者看到,這是老式居民樓,單元樓里光線昏暗,青水泥地面。
  “2樓到5樓都是孩子午休的地方。”據多位曾經進入宿舍內的家長講述,樓里沒有電梯,樓道很窄,寬約1米~1.2米,每層有兩戶。
  午休房間百平方左右

  四五十個孩子睡通鋪
  每天12點到14點間,一、二年級的小朋友會在宿舍樓里睡午覺。“每個班的娃娃睡在在一套房子里,套內面積大約100平方米。我女兒的班裡有60多個孩 子,大概有四五十人會在學校睡午覺。”一位孩子母親回憶,屋內裝修很簡單,高低床、桌子拼成通鋪,孩子們擠著睡在一起,但是每天中午都有各科老師輪流值 班,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,從上樓到入睡、起床、下樓,通常都有老師領著。
  夕陽下紅花吐蕊,攀藤植物爬滿鐵柵欄,綠草如茵,誰能想到這個孩子們平時嬉戲著下樓的小小通道,會成為最危險的地方。
  疑似廢棄床墊倒地

  人擠人“疊羅漢”
  就在宿舍樓門口,記者看到,一塊巨大的黃色厚海綿墊,呈卷曲對折狀,堆在地上,幾乎堵住了進出的樓道口,海綿的厚度幾乎達到40釐米,長寬在2至3米左右,疑似廢棄的舊床墊。另一邊倒著一把長長的梯子,和已經骨架散開的雨傘。
  綜合多名孩子的講述,這個海綿墊之前是豎在樓道口的,昨天中午預備鈴響了,孩子們和往常一樣起床下樓,明通小學一、二年級每個年級都有5個班,大約幾百個孩子沿著並不寬的樓梯下樓。
  “本來就是人擠人,突然海綿墊被人拉倒了,路被堵住了,大家好害怕。”7歲的小涵(化名)從3樓走到2樓樓梯口,發現好多同學擠成了一團。“有同學踩著我 的頭往前擠,想看看怎麼了。”人群擠到一樓樓道口,前面有好多人像“疊羅漢”一樣摔倒在海綿墊上,此時墊子下已經有人被壓,有孩子放聲大哭,加雜著各種叫 喊聲,擁擠更厲害了,小涵和小伙伴手拉手往前爬,到樓梯口,但後面還有同學推,只能繼續往前擠,從欄桿里往外鑽,“看見我們的老師,好幾個老師,他們從海 綿墊下拉出幾個同學,然後抱得緊緊的。”
  那個疑似廢棄床墊的海綿究竟是什麼?學校的保潔人員告訴記者,那個海綿墊原先是是立在宿舍樓道邊的,已經放了一陣了,前幾天也被人弄倒過一次,可惜當時並未引起警惕。
  主教學樓樓梯較寬

  樓道管理制度明確
  距宿舍樓不到百米處,就是明通小學的主教學樓,開闊明亮,與事發地形成鮮明對比,樓梯、過道寬度超乎宿舍樓的兩倍,而在每一層臺階上都有防滑條,臺階正中 是紅底黃字,提醒著大家“走廊樓道不跑跳,腳步要輕慢慢行。”一樓大廳牆上,最顯眼地方高懸著《明通小學樓道安全管理制度》,明確規定“在集中上下通過的 樓道時間,全校各班嚴格按照學校規定的樓道通過樓梯。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,各班主正副班主任必須有一位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樓梯,併在行進中負責組織、維護學 生行進秩序、確保學生安全。
  事發後,學校二樓的教導室已經成為接待家長的臨時中心,下午6點,依然有3名家長未能找到自己的孩子,他們眉頭緊鎖,淚流不止,素不相識卻相互安慰鼓勵,校方工作人員則在忙碌地翻查傷亡人員資料。
  昨天下午6點半,明通小學的大部分教師都沒有離開,聚集在各教研室里,有人在低聲啜泣,情緒低落,記者多次嘗試採訪,老師們婉拒了記者的提問,同時明通小學的多部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,多位班主任的手機關機。(來源:春城晚報)
  春城晚報記者 趙希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ju38juji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