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洋新聞 時間: 2013-11-18來源: 信息時報印度 “曼加里安”號$7300萬NASA MAVEN號火星探測器$6.79億波音商用飛機$7600萬印度修建孟買大橋$3.4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發射了“曼加里安”號火星飛船,該項目經費僅為7300萬美元,成為外界關註的最大焦點。
  50年前,印度人用自行車將其第一枚火箭運到發射場;32年前,印度人用牛車拉著其第一個衛星進行信號測試;今天,印度人僅用了15個月和一架波音飛機的錢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,如果這次最終成功,印度將是全球第四、亞洲第一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。
  神奇的印度人是如何用土方法、低成本弄出高科技的?可以說,他們將“物盡其用”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。在未來,這種理念或將逐漸被世界接受,印度式的太空探索模式也可能為自己在全球市場中贏得更大份額。
  11月5日下午,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,將“曼加里安”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球軌道。“曼加里安”號火星探測器體積相當於一臺大型冰櫃大小,全重為1.35噸,印度科學家希望通過“曼加里安”飛船獲得關於火星大氣的相關數據,比如甲烷氣體分佈等。
  不管最終能否獲得火星信息,如果“曼加里安”號在明年9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,這本身就是一個勝利:意味著印度將成為亞洲第一個、世界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。此前,全球超過一半的火星探測器都夭折在半路。
  而對於印度空間研究組織(ISRO)來說,似乎真正的成功在於造價低廉,頗具成本效益。據悉,“曼加里安”號成本只有7300萬美元,相比之下,波音公司最便宜的商用飛機也要7600萬美元。
  而美國航空航天局(NASA)預計在本月18日發射一個和“曼加里安”號類似的火星衛星MAVEN號,MAVEN號至少已經準備了5年,耗資高達6.79億美元。
  半島電視臺評論稱“這次任務的成本效益成為最大的關註點,幾乎掩蓋了其他任何方面”。
  印度“曼加里安”號工程2012年8月才正式通過批准,ISRO在正式批准前三個月才開始搭建整體構架,探測器最終在今年8月完工。從制定到研製只用了短短15個月的時間,讓外界懷疑這是“最具野心但也最危險的太空任務”。
  ISRO 設計探測器先繞地球6~7周,以獲得足夠的動能,掙脫地球引力,奔向火星。印度Tata基礎研究所天文學及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科學家Mayank N. Vahia稱,此舉可以節省燃料。這樣算下來,印度把每克物質送上太空只要1000盧比(合16.2美元),不到NASA的十分之一。
  原因
  為什麼印度能夠低成本、短時間弄出高科技?秘訣之一是印度工程師工資低,其次ISRO工程的幾個核心原則也大可說明問題:盡最大可能採用現有成熟技術;最大限度地減少物理模型的數量;盡可能完善試驗,優化測試;科研人員、工程師連軸轉。
  1 人工便宜
  美國萊斯空間研究所負責人大衛·亞歷山大稱,有不少理由可以讓印度的航天更便宜。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便宜的零部件和廉價的人工。
  相比美國,印度工程師的工資要低很多。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,美國一名航空工程師的平均年薪是10.5萬美元,而一項對印度航空業工程師收入的統計則顯示,比較高端的印度航空工程師年收入不足2萬美元。
  而電子工程師的差距則更大,美國電子工程師平均年薪超過12萬美元,印度則只有不到1.2萬美元。
  儘管這些數據都只是大概的平均數(考慮到匯率等換算因素,實際數字總在波動),但也能說明大概的差異。可以說,印度工程師的收入只有美國工程師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。
  2 工程師連軸轉
  為了節約成本,加快進度,ISRO的工程師不僅工資比美國的同行低得多,他們還得輪班晝夜工作。
  “我們將嚴格遵循時間表做到極致,這有效地防止了成本超支,因而從總理去年8月1日宣佈工程開始到衛星發射,只用了15個月,”在接受《福布斯》雜誌採訪時,ISRO主席Radhakrishnan稱,“在歐洲,即便是太空科學家每周也只工作35個小時。而在我們這裡,每天工作18小時很正常。在衛星發射期間,大部分科學家每天要工作20小時。有效利用時間,讓我們成本更低,更有效率。”
  3 設備簡單
  美國萊斯空間研究所負責人亞歷山大稱,印度顯然把其主要目標定在登上火星,所以探測器只搭載了“相對簡單”、沒那麼貴的儀器。
  “印度人想知道的問題是:探測器能行嗎?是否可以抵達預定火星軌道?”亞歷山大說,“那就意味著,即便任務失敗了,他們依然能有所收穫。”
  更離奇的是,ISRO的設備總是無休止地回收,修修補補,重新利用:這次搭載火星探測器的火箭就是1993年首次使用的一個運載火箭改裝而來的。
  4 少用實體模型
  印度的探測器很大程度上依賴軟件模擬測試,“曼加里安”號航天器只做一個物理實體模型,ISRO在月球探測器“月船一號”上做實驗,然後將結果運用在“曼加里安”號上。
  而NASA和歐洲航天局通常要先後做三個實體模型。ISRO都用軟件模擬測試替代物理實體測試,只做出最後的實體模型。
  實際上,並不是NASA不用軟件模型測試,只是ISRO更依賴軟件測試。
  5技術保守
  此外,ISRO還依賴已有的成熟技術,不怕其陳舊。ISRO主席Radhakrishnan稱:“我們採用成熟的技術,拿運載火箭來說,我們的技術是上世紀70年代和法國合作中學到的,此後,我們用印度的材料造了120個這樣的發動機。每一次成功的發射,都是基於先前被證明的成熟技術。”
  (下轉B03版)
  
  (原標題:神一般的印度太空探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38juji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